孕而未出生的幼体。又称胎元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故有胎孕不育,治之不全,此气之常也,所谓中根也。”一般从妊娠二周为孕卵,以后各种器官逐渐形成称胚胎,四月称始胎,六月为胎儿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荔枝核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大烈条。
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亦名胎前病。
见《明医杂著》。即二便色白。详该条。
出《王右军帖》。为林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难经疏》十三卷,佚。
【介绍】:见汪机条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。②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茵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